二级妇产专科医院 郑州市医保定点医院 0371-61006100
首页>备孕助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症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4-08-01 来源:郑州商都妇科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与子宫腺肌症(又称子宫腺肌病,Uterine Adenomyosis)是两种不同的妇科疾病,它们在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两者的区别。

  1. 病因与病理生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腹膜、膀胱等。其病因复杂,可能与经血逆流、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激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是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大小不等的紫褐色实质性结节或包块。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的病变。它属于良性病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因素有关。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特征是子宫肌层内存在异位内膜和腺体,并伴有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

  2. 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症状包括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还可能伴有不孕、性交不适、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以及盆腔粘连、慢性盆腔痛等症状。

  子宫腺肌症:主要症状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痛经通常发生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并在经期结束后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3. 诊断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B超、MRI)等。腹腔镜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并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

  子宫腺肌症:诊断通常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B超)进行。B超下可见子宫均匀增大,回声不均,有时可见散在细小低回声区。确诊还需依赖病理学检查,但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4. 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子宫腺肌症:治疗原则为缓解症状、促进生育。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和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病灶切除术等)。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通常首选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是两种不同的妇科疾病,它们在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正确区分两者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提示:医疗健康信息具有强领域专业性,以上内容仅供阅读,具体疾病诊疗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