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卵管性不孕在女性不孕症中占据重要比例,严重影响育龄女性的生育健康。本文详细阐述了输卵管性不孕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手术史、先天发育异常等,并深入分析了其发病机制,涉及输卵管结构破坏、纤毛运动及蠕动功能受损、输卵管内分泌与免疫功能失调等方面,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
不孕症是指育龄夫妇有正常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1 年以上未能使女方妊娠。输卵管性不孕是不孕症的重要类型之一,约占女性不孕的 25% - 50%。输卵管在女性生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精子和卵子相遇结合的场所,还负责将受精卵运送至宫腔。了解输卵管性不孕的常见病因与发病机制,对于早期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提高生育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病因
(一)感染因素
盆腔炎性疾病(PID):这是导致输卵管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需氧菌及厌氧菌等。这些病原体可通过上行感染途径,从阴道、宫颈进入宫腔,再蔓延至输卵管,引起输卵管黏膜炎症。急性盆腔炎若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可发展为慢性盆腔炎,导致输卵管粘连、积水、阻塞等病变。
结核性输卵管炎: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多继发于肺结核或腹膜结核。结核杆菌可经血行播散至输卵管,引起输卵管黏膜干酪样坏死、溃疡形成,进而导致输卵管管腔狭窄、闭锁,严重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
其他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也可引起输卵管炎症,导致输卵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此外,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等,都可能引发输卵管炎症,增加输卵管性不孕的风险。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当异位的内膜种植在输卵管及其周围组织时,可引起输卵管粘连、扭曲,影响输卵管的拾卵和运送功能。同时,异位内膜产生的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可破坏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输卵管性不孕。
(三)输卵管手术史
输卵管绝育术后:输卵管绝育术是通过切断、结扎、电凝、钳夹、环套输卵管或用药物粘堵、栓堵输卵管管腔,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而达到绝育目的。但部分患者在绝育术后有再生育需求时,行输卵管复通术,术后可能出现输卵管粘连、狭窄等问题,影响受孕。
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或手术: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异位妊娠类型,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如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输卵管切除术等)后,可能会对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导致输卵管性不孕。尤其是输卵管切除术后,该侧输卵管完全丧失功能,若对侧输卵管也存在病变,则会显著降低受孕几率。
其他盆腔手术:如卵巢囊肿剔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输卵管或其周围的血供,引起输卵管粘连、梗阻等,从而导致输卵管性不孕。
(四)先天发育异常
输卵管先天发育异常包括输卵管缺失、输卵管发育不良、输卵管憩室等。输卵管缺失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患者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完全缺失,自然受孕几乎不可能。输卵管发育不良可表现为输卵管过长、过细、扭曲等,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和拾卵功能。输卵管憩室是指输卵管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结构,容易积聚液体,导致输卵管积水,影响受精卵的运送。
(五)其他因素
输卵管周围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可压迫输卵管,导致输卵管变形、移位,影响输卵管与卵巢的位置关系,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相遇以及受精卵的运送。
盆腔粘连:盆腔粘连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粘连带可牵拉、束缚输卵管,使输卵管活动受限,影响其正常功能。
三、发病机制
(一)输卵管结构破坏
感染、炎症、手术等因素可导致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受损、脱落,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输卵管管腔狭窄、闭锁、粘连等结构改变。例如,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输卵管壁增厚、管腔粘连,使输卵管失去正常的形态和通畅性,精子无法通过输卵管与卵子相遇,或者受精卵不能顺利运送至宫腔,从而导致不孕。
(二)纤毛运动及蠕动功能受损
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纤毛,纤毛的摆动和输卵管的蠕动是精子运送、卵子摄取和受精卵运送的重要动力。感染、炎症等因素可破坏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导致纤毛脱落、变短,纤毛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同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可影响输卵管平滑肌的收缩功能,使输卵管蠕动减弱或紊乱,影响精子和受精卵的正常运输,导致不孕。
(三)输卵管内分泌与免疫功能失调
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可分泌多种物质,如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物质在调节输卵管功能、精子获能、受精和胚胎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感染、炎症等因素可导致输卵管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精子的获能和受精过程。此外,输卵管局部的免疫功能失调也可能参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生。例如,输卵管内可产生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这些抗体可与精子或胚胎结合,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或者导致胚胎着床失败。
(四)输卵管积液的毒性作用
输卵管积水是输卵管性不孕的常见病变之一。输卵管积液中含有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微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反流至宫腔,对子宫内膜产生毒性作用,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同时,输卵管积液还可机械性地冲刷胚胎,干扰胚胎与子宫内膜的接触,降低胚胎着床率。
四、结论
输卵管性不孕的病因复杂多样,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手术史、先天发育异常等因素均可导致输卵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而引发不孕。其发病机制涉及输卵管结构破坏、纤毛运动及蠕动功能受损、输卵管内分泌与免疫功能失调以及输卵管积液的毒性作用等多个方面。深入了解输卵管性不孕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育率。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辅助生殖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