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妇产专科医院 郑州市医保定点医院 0371-61006100
首页>备孕助孕

排卵障碍的常见症状及临床诊断要点

时间:2025-08-01 来源:郑州商都妇科医院

  摘要: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详细阐述了排卵障碍的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失调、不孕、异常子宫出血等,并深入探讨了其临床诊断要点,涵盖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旨在为临床医生准确诊断排卵障碍提供参考,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一、引言

  排卵是女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常的排卵功能对于女性受孕和维持规律的月经周期至关重要。排卵障碍是指卵子无法正常发育、成熟或排出的一系列病理状态,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紊乱、卵巢病变、全身性疾病等。排卵障碍不仅会导致不孕,还可能引发月经失调、异常子宫出血等问题,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准确识别排卵障碍的常见症状并及时进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排卵障碍的常见症状

  2.1 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是排卵障碍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异常等。

  月经周期紊乱:可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稀发,周期超过 35 天;也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即月经频发,周期少于 21 天。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年龄超过 16 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且无月经来潮)和继发性闭经(曾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种病理原因而月经停止 6 个月以上,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 3 个周期以上)。

  经期异常:经期可能延长,持续超过 7 天,或经期缩短,不足 2 天。

  经量改变:经量可增多或减少。经量过多可能导致贫血,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经量过少则可能仅表现为点滴出血。

  2.2 不孕

  排卵障碍是不孕症的常见病因之一。由于卵子无法正常排出,不能与精子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导致不孕。对于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 1 年而未怀孕的女性,应考虑排卵障碍的可能。

  2.3 异常子宫出血

  排卵障碍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多表现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由于没有排卵,子宫内膜仅受雌激素刺激而持续增生,当雌激素水平出现波动时,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出血量、出血时间和出血间隔均不规律,可表现为大量出血、长时间少量出血或间歇性出血。

  2.4 其他症状

  多毛、痤疮:部分排卵障碍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可出现多毛症状,主要表现为上唇、下颌、胸背部、大腿内侧等部位毛发增多、增粗。同时,还可能伴有痤疮,多见于面部、背部等部位。

  肥胖:肥胖与排卵障碍密切相关,尤其是腹型肥胖。肥胖患者体内脂肪组织过多,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反馈抑制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功能,引起排卵障碍。

  乳腺萎缩、阴毛脱落:少数排卵障碍患者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可出现乳腺萎缩、阴毛脱落等症状。

  三、排卵障碍的临床诊断要点

  3.1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情况,了解月经失调的具体表现和持续时间。询问婚育史,了解患者的生育情况、避孕方式以及有无不孕史。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是否有盆腔手术史、放化疗史等可能影响排卵的病史。同时,询问患者的家族史,了解家族中是否有月经失调、不孕等相关疾病。

  3.2 体格检查

  全身检查:观察患者的身高、体重、体态,计算体重指数(BMI),评估是否存在肥胖或消瘦。检查有无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现,以及有无甲状腺肿大、黑棘皮症等其他全身性疾病的体征。

  妇科检查:进行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了解外阴、阴道、宫颈的发育情况,子宫大小、形态、位置及活动度,双侧附件区有无包块、压痛等。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初步排除一些引起月经失调和不孕的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3.3 实验室检查

  基础体温测定(BBT):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在经过 6 - 8 小时的睡眠后,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的体温。排卵后,孕激素分泌增加,可使基础体温升高 0.3 - 0.5℃。通过连续测量基础体温并绘制曲线,可以了解卵巢是否有排卵及黄体功能是否正常。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呈单相型,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呈双相型。

  生殖激素测定: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₂)、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等激素水平。不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功能状态。例如,FSH 和 LH 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卵巢功能减退;LH/FSH 比值 ≥ 2 - 3 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E₂水平低可能提示卵巢功能不良或无排卵;P 水平升高提示有排卵和黄体形成。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监测排卵的常用方法。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卵巢的大小、形态、卵泡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在月经周期的第 2 - 3 天进行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卵巢的基础状态,排除多囊卵巢等病变。从月经周期的第 10 天左右开始,每隔 1 - 2 天进行一次超声监测,观察卵泡的生长发育情况,当卵泡直径达到 18 - 20mm 时,提示卵泡成熟,随时可能排卵。排卵后,超声可观察到卵巢内有黄体形成,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

  诊断性刮宫:适用于年龄 ≥ 35 岁、药物治疗无效、怀疑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在月经来潮前或来潮 6 小时内进行诊断性刮宫,将刮取的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如果子宫内膜呈现分泌期改变,提示有排卵;如果子宫内膜呈现增生期改变或增生过长,提示无排卵。

  3.4 其他检查

  宫腔镜检查:对于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异常或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不明确的患者,可进行宫腔镜检查。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及子宫内膜的形态,发现微小病变,并在直视下定位取材进行病理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诊断排卵障碍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对于怀疑有盆腔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等影响排卵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腹腔镜检查。通过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生殖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了解有无病变,并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治疗。

  四、结论

  排卵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月经失调、不孕、异常子宫出血等。临床诊断需要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准确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排卵障碍的诊断,并了解其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排卵障碍对于改善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提示:医疗健康信息具有强领域专业性,以上内容仅供阅读,具体疾病诊疗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