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妇产专科医院 郑州市医保定点医院 0371-61006100
首页>备孕助孕

黄体功能不全需要做什么检查

时间:2025-10-06 来源:郑州商都妇科医院

  黄体功能不全作为生殖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症,其核心特征为黄体分泌孕酮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发育异常,进而引发月经周期紊乱、不孕症及早期流产。针对该病症的临床检查需结合激素水平、子宫内膜状态及卵巢功能进行综合评估,以下为规范化的检查流程及关键要点。

  一、血清孕酮水平检测:量化评估黄体分泌功能

  血清孕酮检测是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核心指标。在月经周期第21-23天(黄体中期)采集静脉血,通过化学发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孕酮浓度。临床数据显示,正常女性该时段孕酮水平应≥15ng/mL,若检测值<10ng/mL可提示黄体功能不全。需注意,单次检测可能受排卵时间波动影响,建议连续两个月经周期进行复查以提高准确性。

  二、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诊断金标准

  子宫内膜活检通过病理学检查直接评估黄体期内膜发育状态。检查时间为月经来潮前1-3天或月经首日12小时内,采用负压吸引器或刮匙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若病理报告显示内膜分泌期改变落后于实际月经周期2天以上(如增殖期与分泌期混合存在),即可确诊黄体功能不全。该检查为有创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术后需观察阴道出血及腹痛情况。

  三、基础体温监测:动态追踪黄体期变化

  基础体温监测通过连续记录晨起静息体温(舌下或直肠温度),绘制体温曲线以评估黄体功能。正常黄体期体温应较卵泡期上升0.3-0.5℃,并持续12-14天。若高温相持续时间<11天,或体温波动幅度>0.2℃,提示黄体功能缺陷。该方法需每日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至少持续3个月经周期,但易受睡眠质量、感冒等因素干扰,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四、超声检查:影像学评估黄体形态与血流

  经阴道超声可动态观察卵泡发育、排卵及黄体形成过程。检查时间为月经周期第14天(排卵日)及排卵后5-7天(黄体早期)。黄体功能不全者可能表现为:

  黄体体积偏小(直径<18mm);

  黄体内部回声不均或存在液性暗区;

  卵巢血流阻力指数(RI)>0.8。

  超声检查还能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器质性疾病,为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五、激素六项检测:全面评估内分泌轴功能

  在月经周期第2-5天(卵泡早期)采集静脉血,检测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等六项激素水平。若LH峰值<15mIU/mL或E2水平<50pg/mL,可能提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进而影响黄体功能。该检测需结合年龄、体重指数(BMI)等个体因素综合分析。

  六、特殊检查:排除干扰因素

  对于疑似黄体功能不全者,需进一步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等干扰因素:

  甲状腺功能检测:TSH>4.2mIU/L或FT4<0.8ng/dL可能影响黄体功能;

  泌乳素检测:PRL>25ng/mL可能抑制排卵及黄体形成;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抗卵巢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可能参与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七、检查流程优化与临床决策

  初筛阶段:对月经周期缩短(<21天)、经前点滴出血或备孕困难者,优先进行血清孕酮检测及基础体温监测;

  确诊阶段:若初筛结果异常,进一步行子宫内膜活检及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对反复流产者,需同步检测甲状腺功能、泌乳素水平及自身免疫抗体,排除其他病因。

  八、总结与建议

  黄体功能不全的检查需遵循“量化评估-组织学确认-影像学佐证-排除干扰”的逻辑链条。血清孕酮检测与子宫内膜活检为诊断核心,基础体温监测与超声检查提供辅助证据,激素六项检测及特殊检查用于鉴别诊断。临床实践中,医生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症状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检查方案,避免过度检查或漏诊。确诊后应及时启动孕激素补充治疗,并定期复查激素水平以评估疗效。


提示:医疗健康信息具有强领域专业性,以上内容仅供阅读,具体疾病诊疗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