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妇产专科医院 郑州市医保定点医院 0371-61006100
首页>孕期检查

孕期尿常规检查指标解读与异常处理

时间:2025-05-12 来源:郑州商都妇科医院

  孕期,准妈妈的身体犹如一座精密运转的“工厂”,为新生命的孕育全力以赴。而尿常规检查,就像这座“工厂”里的“质量检测员”,能敏锐捕捉身体内部的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了解尿常规检查指标的含义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对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尿常规检查指标全解读

  外观与气味:身体状态的直观信号

  颜色: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或黄色,其深浅与饮水量、出汗情况及食物色素摄入相关。若尿液颜色变深,如深黄色甚至琥珀色,可能提示准妈妈饮水量不足,身体处于缺水状态,需及时补充水分;若尿液呈红色、茶色或酱油色,则要警惕血尿、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等情况,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脏疾病、溶血性疾病或剧烈运动后肌肉损伤等有关,需进一步排查原因。

  透明度:正常尿液清澈透明,若尿液变得浑浊,可能是尿液中存在细菌、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或黏液等物质。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结晶尿等情况,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气味:新鲜尿液通常有轻微氨味,若出现特殊气味,如烂苹果味,可能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关;若尿液有刺鼻的臭味,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化学指标:身体代谢的“晴雨表”

  尿蛋白: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含有微量蛋白质,定性检测为阴性,定量检测小于150mg/24h。若尿蛋白定性检测为阳性(+及以上),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脏功能受损。孕期出现尿蛋白阳性,需警惕妊娠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等。妊娠高血压疾病可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

  尿糖:正常尿液中葡萄糖含量极低,定性检测为阴性。当血糖水平超过肾糖阈(一般为8.88 - 9.99mmol/L)时,肾脏无法完全重吸收滤过的葡萄糖,导致尿糖阳性。孕期尿糖阳性可能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前糖尿病、饮食中糖分摄入过多或肾糖阈降低等因素有关。

  尿酮体:正常尿液中酮体检测为阴性。当体内糖代谢障碍,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且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时,尿酮体检测呈阳性。孕期尿酮体阳性常见于妊娠剧吐、饥饿、营养不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妊娠剧吐时,孕妇无法正常进食,身体能量供应不足,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出现尿酮体阳性。

  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尿胆红素正常为阴性,尿胆原定性检测为弱阳性或阴性。尿胆红素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肝细胞性黄疸或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异常增多或减少,可能与肝脏疾病、溶血性疾病或胆道梗阻等有关。孕期若出现这两项指标异常,需进一步检查肝功能和胆道系统。

  显微镜指标:微观世界的“健康密码”

  白细胞:正常尿液中白细胞数量较少,每高倍镜视野下不超过5个。若白细胞数量增多,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感染时,炎症细胞会释放到尿液中,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

  红细胞:正常尿液中红细胞数量极少,每高倍镜视野下不超过3个。红细胞增多称为血尿,可能由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感染、外伤或肾脏疾病等引起。孕期若出现血尿,需及时明确病因,防止病情恶化。

  上皮细胞:尿液中可出现少量上皮细胞,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等。若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可能提示肾脏或泌尿道存在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管型:正常尿液中偶见透明管型,其他类型管型如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等一般不应出现。管型的出现往往提示肾脏实质性损害,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尿常规异常处理策略

  尿蛋白异常处理

  轻度尿蛋白阳性:若仅一次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轻度阳性(+),且无其他不适症状,如水肿、高血压等,可先进行复查。复查前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再次检查若尿蛋白转阴,可能为生理性因素导致,如体位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等,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持续尿蛋白阳性或加重:若多次复查尿蛋白持续阳性(+及以上),或伴有水肿、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等症状,需高度警惕妊娠高血压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眼底检查等相关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如休息、降压、解痉、镇静等,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肾脏疾病合并妊娠:若孕妇本身患有肾脏疾病,孕期出现尿蛋白异常,需在肾内科和产科医生的共同监护下进行治疗。定期监测肾功能、尿蛋白定量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肾脏功能和胎儿发育不受严重影响。

  尿糖异常处理

  饮食相关尿糖阳性:若仅尿糖阳性,血糖检测正常,且无糖尿病相关症状,可能与孕期饮食中糖分摄入过多有关。此时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食物(如糖果、蛋糕、甜饮料等)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橙子、柚子等)、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血糖稳定。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血糖,观察尿糖情况是否改善。

  妊娠期糖尿病:若经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需进行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治疗。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合理分配三餐热量,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同时,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每天散步30分钟以上。若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达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定期监测血糖,防止血糖过高或过低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对于孕前已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孕期需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和尿糖情况。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同时,定期进行产科检查,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等。

  尿酮体异常处理

  妊娠剧吐相关尿酮体阳性:若因妊娠剧吐导致尿酮体阳性,孕妇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此时应及时住院治疗,给予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等营养物质。随着呕吐症状缓解,饮食逐渐恢复,尿酮体可转阴。

  饥饿或营养不良相关尿酮体阳性:若因饥饿或营养不良导致尿酮体阳性,孕妇应调整饮食,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少食多餐,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摄入,如米饭、面条、肉类、蛋类、奶类等。定期复查尿常规,观察尿酮体变化情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若糖尿病患者孕期出现尿酮体阳性,同时伴有血糖升高(一般血糖>13.9mmol/L)、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脱水等症状,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必须立即就医治疗。医生会给予大量补液、胰岛素降糖、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综合治疗,以挽救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其他指标异常处理

  泌尿系统感染:若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红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孕妇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腰痛等。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以冲洗尿道,减轻炎症。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评估治疗效果。

  肝脏或胆道疾病:若尿胆红素、尿胆原异常,需进一步检查肝功能、胆道系统超声等,明确是否存在肝脏或胆道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胆结石、胆道梗阻等。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胆道手术等。同时,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孕期尿常规检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手段。准妈妈们要重视每一次尿常规检查,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治疗,为胎儿的健康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顺利度过孕期。


提示:医疗健康信息具有强领域专业性,以上内容仅供阅读,具体疾病诊疗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