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孕期贫血是孕妇常见病症,对母婴健康危害显著,可引发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增加胎儿早产、低体重儿等风险。本文详细阐述了孕期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营养缺乏、疾病因素等,并从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旨在提高对孕期贫血的认识和防治水平,保障母婴健康。
一、引言
孕期贫血是孕妇在妊娠期间较为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孕期贫血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孕期贫血不仅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增加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还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低体重儿等,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因此,了解孕期贫血的常见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孕期贫血的常见原因
2.1 生理性因素
血容量增加:孕妇在妊娠期间,血容量会逐渐增加,到妊娠晚期血容量可比妊娠前增加约40% - 50%。然而,血浆的增加量往往多于红细胞的增加量,导致血液相对稀释,从而引起生理性贫血。这种贫血通常在妊娠中期较为明显,是孕期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胎儿生长发育需求: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铁、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等营养物质来合成血红蛋白。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对铁等营养物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如果孕妇在孕期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胎儿的需求,就容易导致孕妇自身贫血。
2.2 营养缺乏
缺铁性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孕妇在孕期对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除了满足自身代谢需要外,还要为胎儿提供铁储备。如果孕妇在孕期饮食中铁摄入不足,如长期偏食、挑食,少吃肉类、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或者铁吸收不良,如患有胃肠道疾病影响铁的吸收;以及铁丢失过多,如月经过多、胃肠道出血等,都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孕期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约占孕期贫血的95%。
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₁₂缺乏引起。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是合成DNA的重要辅酶,对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起着重要作用。孕妇在孕期对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的需求量增加,如果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肉类等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的食物,或者烹饪方法不当导致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破坏过多,就容易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2.3 疾病因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孕妇在孕期如果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红细胞生成减少,会导致贫血加重,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主要分为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如果孕妇和配偶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胎儿有可能遗传该疾病,导致胎儿出现严重的贫血、水肿等症状,甚至胎死宫内。孕妇自身患有地中海贫血,在孕期也会因病情加重而出现贫血症状。
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疟疾、结核病等,会影响孕妇的造血功能或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从而引起贫血。例如,疟原虫感染会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性贫血;结核病会引起慢性消耗,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贫血。
三、孕期贫血的应对措施
3.1 饮食调整
缺铁性贫血: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豆类、黑木耳、菠菜等。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因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避免同时食用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如茶、咖啡、牛奶等。
巨幼细胞性贫血:保证摄入足够的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叶酸在烹饪过程中容易被破坏,因此蔬菜应尽量新鲜食用,避免长时间高温烹饪。
3.2 药物治疗
缺铁性贫血:在饮食调整的基础上,如果贫血症状较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铁剂治疗。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服用铁剂时应注意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同时,避免与茶、咖啡等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一般服用铁剂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4 - 6周后恢复正常,但应继续服用铁剂3 - 6个月,以补充体内储存铁。
巨幼细胞性贫血:对于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口服叶酸片治疗;对于维生素B₁₂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应肌肉注射维生素B₁₂。同时,应注意补充其他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3.3 定期监测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以早期发现贫血并及时治疗。一般在妊娠早期应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妊娠中期和晚期应每1 - 2个月检查一次。如果发现贫血,应根据贫血的程度和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增加检查频率,密切观察贫血的纠正情况。
3.4 疾病治疗与管理
如果孕期贫血是由疾病引起的,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感染性疾病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需要根据病情给予输血、免疫抑制治疗等;地中海贫血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轻型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重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输血、祛铁治疗甚至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源,改善贫血症状。
3.5 心理支持
孕期贫血可能会给孕妇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担心贫血对胎儿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孕妇足够的心理支持,向孕妇讲解贫血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让孕妇了解贫血是可以治疗和控制的,减轻孕妇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四、结论
孕期贫血是孕妇常见的健康问题,其常见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营养缺乏和疾病因素等。为了有效应对孕期贫血,孕妇应注重饮食调整,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在贫血症状较重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早期发现贫血并及时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加强心理支持。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孕期贫血,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