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盆腔腹膜甚至远处器官。它不仅会引发身体不适,还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然而,许多女性对这一疾病的症状并不了解,导致延误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表现。
一、典型症状
痛经
特点:继发性痛经(即原本无痛经,后来出现)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部及盆腔中部,常于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
机制: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出血,形成囊肿或粘连,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
慢性盆腔痛
表现:非经期下腹或盆腔深部持续性钝痛或隐痛,可能伴随坠胀感。
原因:异位内膜在盆腔内形成粘连、结节或囊肿,长期压迫或刺激神经。
性交痛
特点:深部性交痛,尤其是月经来潮前更为明显。
机制:异位内膜位于子宫直肠陷凹或子宫骶韧带时,性交时碰撞或子宫收缩上提引发疼痛。
月经异常
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
原因:异位内膜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激素失衡,或合并子宫肌瘤、腺肌病。
二、伴随症状
发生率:约4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
机制:盆腔微环境改变、输卵管粘连、卵巢功能异常等。
肠道症状
表现:经期排便痛、腹泻、便秘或便血。
原因:异位内膜累及直肠或乙状结肠,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或出血。
泌尿系统症状
表现:经期尿频、尿急、尿痛或血尿。
原因:异位内膜累及膀胱或输尿管,引发炎症或梗阻。
其他
急腹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时,可突发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
全身症状:长期疼痛或不孕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特殊类型表现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特点:病灶浸润深度≥5mm,常累及子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等。
症状:严重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可能伴发肠道或泌尿系统症状。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
表现:囊肿破裂时引发急腹痛,未破裂时可能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痛经。
风险:囊肿增大可能压迫卵巢,影响排卵或导致扭转。
四、症状差异与误诊风险
症状多样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误诊原因:症状与盆腔炎、阑尾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相似,需通过妇科检查、超声、MRI或腹腔镜确诊。
五、何时应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痛经进行性加重,影响日常生活。
非经期持续盆腔痛或性交痛。
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不孕或反复流产。
结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易被忽视或误诊。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若怀疑患病,建议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个体化治疗(如药物、手术或辅助生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