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子宫内膜炎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炎症,对女性健康影响较大。本文简要分析子宫内膜炎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发热等,并阐述其临床特征,如不同时期表现差异、与其他疾病症状的关联性等,旨在提高对子宫内膜炎的认识,助力早期诊断与治疗。
一、引言
子宫内膜炎作为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多由细菌突破宫颈防御侵入子宫内膜引发。其发病与经期卫生不良、宫腔操作、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因素相关。准确识别子宫内膜炎的常见症状和临床特征,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症状
(一)下腹痛
下腹痛是子宫内膜炎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及周围组织,引发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多为持续性钝痛,在活动或性交后可能会加重。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下腹痛通常较为剧烈,疼痛范围可能涉及整个下腹部;而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下腹痛相对较轻,多为隐痛,常呈间歇性发作,易被患者忽视。
(二)阴道分泌物异常
阴道分泌物增多是子宫内膜炎的常见表现。炎症导致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加,患者会出现阴道排液量增多的情况。分泌物的性状也会发生改变,急性期分泌物可能呈脓性,伴有臭味;慢性期分泌物多为稀薄水样,或为淡黄色,有时还可伴有血丝。
(三)发热
发热在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中较为常见。当炎症较为严重时,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一般在 38℃ - 39℃左右,严重时可高达 40℃以上,同时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发热症状相对较少见,多以低热为主,且发热情况不典型。
(四)月经异常
子宫内膜炎可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月经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表现,这是由于炎症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影响了子宫收缩和止血功能。部分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稀发甚至闭经的情况。
(五)不孕
长期的子宫内膜炎症可导致子宫内膜损伤、粘连,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从而导致不孕。此外,炎症产生的炎性因子还可能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和纤毛功能,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与运输,进一步增加不孕的风险。
三、临床特征
(一)不同时期表现差异
急性期:起病急骤,症状较为明显。除了上述的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发热等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宫颈举痛,子宫体稍大且压痛明显。
慢性期:病程较长,症状相对较轻且不典型。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下腹隐痛、腰骶部酸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异常等。妇科检查时,子宫可增大或正常,活动受限,有压痛,但不如急性期明显。
(二)与其他疾病症状的关联性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有时与其他妇科疾病相似,容易混淆。例如,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下腹痛和阴道分泌物异常与盆腔炎、宫颈炎等疾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月经异常和不孕也可能与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相关。因此,在诊断子宫内膜炎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四、结论
子宫内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发热、月经异常和不孕等,且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由于子宫内膜炎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妇科疾病混淆,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