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是妇科常见病症,可引发不孕、异位妊娠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对女性生殖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本文详细阐述了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依据,帮助患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
一、引言
输卵管壶腹部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重要场所,在女性生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盆腔粘连是指盆腔内的组织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因炎症、手术创伤等因素发生异常黏连,当粘连累及输卵管壶腹部周围时,会干扰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受精卵的运输,进而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等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至关重要。
二、病因分析
(一)感染因素
盆腔炎:是导致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最常见的原因。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盆腔,引发盆腔炎症时,炎症细胞会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刺激盆腔内的组织器官,导致纤维蛋白原渗出,形成纤维蛋白粘连带,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粘连带逐渐机化,使输卵管壶腹部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
结核杆菌感染:盆腔结核也可引起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结核杆菌感染后,会在盆腔内形成干酪样坏死和结核结节,破坏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输卵管管腔狭窄、堵塞,同时引起周围组织的粘连。
(二)手术创伤
妇科手术:如人工流产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等,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盆腔内的组织器官,导致局部出血、炎症反应,进而引发粘连。尤其是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后感染等因素,会增加粘连的发生风险。
腹部手术:如阑尾切除术、剖宫产术等,若手术过程中未注意无菌操作或术后发生感染,也可能波及盆腔,引起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
(三)其他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盆腔内的其他部位,如输卵管壶腹部周围,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异位的子宫内膜也会发生出血、脱落,但无法排出体外,从而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和粘连形成。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炎症可蔓延至盆腔,导致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
三、临床表现
(一)不孕
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会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相遇,以及受精卵向子宫腔的运输,从而导致不孕。这是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
(二)下腹疼痛
粘连组织牵拉盆腔内的神经,可引起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常在月经期、性交后或劳累后加重。
(三)月经异常
如果粘连影响到卵巢的功能或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等月经异常表现。
(四)异位妊娠
由于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粘连,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输,使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着床发育,从而引发异位妊娠。患者可出现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四、诊断方法
(一)妇科检查
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医生可以触摸到子宫的大小、位置、活动度,双侧附件区有无增厚、压痛等情况。如果发现子宫后倾固定,双侧附件区有包块或增厚,且伴有压痛,可能提示存在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
(二)超声检查
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可以观察子宫、输卵管、卵巢的形态和结构,检查盆腔内有无积液、包块等异常。对于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粘连,超声可能显示输卵管增粗、扭曲,盆腔内有不规则的液性暗区等。但超声检查对于轻微的粘连诊断价值有限。
(三)子宫输卵管造影
将造影剂注入子宫腔和输卵管,通过 X 线或超声观察造影剂在输卵管和盆腔内的弥散情况。如果输卵管壶腹部周围发生粘连,造影剂在盆腔内的弥散会受到限制,表现为造影剂涂抹不均匀或呈片状聚集,同时可显示输卵管的形态和通畅程度。
(四)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的金标准。通过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的情况,清晰地看到输卵管壶腹部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范围和性质,并可在直视下进行粘连分离术等治疗操作。
五、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如果是由盆腔炎等感染因素引起的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应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甲硝唑等,一般需要联合用药,疗程为 1 - 2 周。
抗炎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以缓解疼痛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等原因引起,治疗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软坚散结为主。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二)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是目前治疗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的常用方法。在腹腔镜的直视下,医生可以使用特殊的手术器械将粘连组织分离,恢复输卵管壶腹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为了防止粘连再次发生,可在盆腔内放置防粘连剂,如透明质酸钠、几丁糖等。
开腹手术:对于粘连严重、腹腔镜手术难以分离或合并其他复杂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行开腹手术进行粘连分离。但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相对较多,应谨慎选择。
(三)物理治疗
热敷: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下腹部,可以促进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每次热敷 20 - 30 分钟,每日 2 - 3 次。
微波治疗:通过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改善盆腔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力,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一般每次治疗 20 - 30 分钟,每日 1 次,10 - 15 次为一个疗程。
超短波治疗:超短波能产生高频电磁场,作用于人体后可使组织产生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和粘连的松解。治疗方法和疗程与微波治疗相似。
(四)辅助生殖技术
如果经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患者仍然无法自然受孕,可考虑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 - ET)。该技术是将卵子和精子取出体外,在实验室中进行受精和培养,然后将胚胎移植到子宫腔内,绕过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粘连对受孕的影响,帮助患者实现生育愿望。
六、预防措施
(一)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使用不洁的卫生用品。在月经期、性交前后要注意清洗外阴,防止病原体感染。
(二)避免不洁性生活
性伴侣过多、性生活过于频繁或不注意性生活卫生,容易增加感染的风险,导致盆腔炎症和粘连的发生。因此,应保持固定的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洁性生活。
(三)规范妇科手术操作
在进行妇科手术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尽量减少对盆腔组织的损伤,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促进身体恢复。
(四)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疾病
如患有阑尾炎、腹膜炎等邻近器官疾病,应及时治疗,防止炎症蔓延至盆腔,引起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
七、结论
输卵管壶腹部周围盆腔粘连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和腹腔镜检查等方法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应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或辅助生殖技术等。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预防措施,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预防是提高患者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