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子宫内膜增生是妇科常见疾病,有癌变风险,准确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子宫内膜增生检查的诊断流程,涵盖初步评估、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环节,并指出各步骤的注意事项,旨在为临床医生规范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提供参考,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引言
子宫内膜增生指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比例失调,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多与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异常子宫出血,如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严重时可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威胁女性健康。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诊断流程并注意相关事项,对于准确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长短、经量变化等。例如,若患者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明显增多,提示可能存在子宫内膜病变。
询问生育史,如怀孕次数、分娩方式、是否哺乳等。未生育、长期不孕或生育后长期无排卵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患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增加。
了解患者的激素使用情况,如是否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避孕药等。不恰当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可能诱发子宫内膜增生。
询问家族史,若家族中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患者患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可能升高。
进行体格检查
全身检查: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营养状况、有无贫血貌等。长期异常子宫出血可能导致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
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等,以及附件区有无压痛、包块等。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可能均匀增大,质地较软。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优先选择经阴道超声检查,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将超声探头置于阴道内,近距离观察子宫及子宫内膜情况。也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前需适度充盈膀胱。
观察内容: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正常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厚度不同,若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超过相应时期正常值上限,提示可能存在子宫内膜病变。同时观察子宫内膜的回声均匀性、有无局灶性病变等。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多表现为均匀增厚,回声均匀;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可能表现为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回声杂乱。
注意事项:检查时间最好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 - 7天,此时子宫内膜较薄,便于观察。对于绝经后女性,任何时间的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增厚都应引起重视。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必要时)
检查方法: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进入磁共振扫描仪内,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的作用获取图像。
观察内容:MRI可多参数、多平面成像,清晰显示子宫及子宫内膜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特征,准确评估病变范围,判断病变是否累及子宫肌层、宫颈管等周围组织,有助于明确子宫内膜增生的分期。
注意事项:MRI检查前需去除体内金属物品,如钥匙、手机、假牙等。对于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检查前应做好心理疏导,必要时可使用镇静药物。
(三)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的金标准,可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诊断性刮宫术
检查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和宫颈后,用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然后使用刮匙刮取子宫内膜组织,将刮取的组织送病理检查。可分为分段诊刮和普通诊刮,分段诊刮先刮取宫颈管组织,再刮取宫腔组织,有助于明确病变来源。
注意事项:诊断性刮宫术是有创操作,术前需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前3天禁止性生活,术前1天可进行阴道冲洗。术中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子宫壁,尤其是对于绝经后女性,子宫萎缩,操作更需谨慎。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若出血量多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诊。
宫腔镜检查及活检
检查方法:将宫腔镜镜头经阴道、宫颈插入宫腔,直接观察宫腔及子宫内膜的形态、色泽、有无占位性病变等。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术,精准定位病变部位,有针对性地获取病变组织。
注意事项:宫腔镜检查前需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了解子宫位置、大小及宫腔情况。检查前3天禁止性生活,检查当天可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便于操作。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2周,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子宫内膜活检术
检查方法:常用的有负压吸引活检术和子宫内膜刷取活检术。负压吸引活检术使用特制吸管通过宫颈进入宫腔,利用负压吸引获取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刷取活检术将带有刷毛的器械伸入宫腔,旋转刷取子宫内膜组织。
注意事项:子宫内膜活检术相对简便,但也可能引起少量阴道出血和下腹不适。术前需排除生殖道炎症,术后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若出血量多或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综合诊断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子宫内膜增生及其类型(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若病理检查结果不明确,可请病理专家会诊或进行免疫组化等进一步检查辅助诊断。
三、结论
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流程,从初步评估到影像学检查,再到病理检查,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各种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流程和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准确、规范的诊断服务,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