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多为慢性宫颈炎长期刺激导致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宫颈息肉可能引发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为明确诊断并了解病情,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一、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初步诊断宫颈息肉出血的基础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视诊和触诊。
(一)视诊
医生会使用阴道窥器撑开阴道,充分暴露宫颈,直接观察宫颈的形态、颜色、表面情况以及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等。宫颈息肉通常表现为宫颈口可见单个或多个带蒂的肿物,呈舌状或球形,质地软而脆,颜色多为鲜红色,触之易出血。通过视诊,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息肉以及息肉的大致情况。
(二)触诊
医生会戴上消毒手套,用手指轻轻触摸宫颈和息肉,感受息肉的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触痛等。宫颈息肉质地一般较软,活动度较好,无明显触痛。触诊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息肉的特征,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宫颈涂片检查(TCT)
宫颈涂片检查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对于确诊宫颈息肉出血也有重要意义。
(一)检查原理
医生使用特制的宫颈刷在宫颈外口及宫颈管内旋转数圈,收集宫颈脱落细胞,然后将采集到的细胞样本放入装有保存液的小瓶中,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实验室通过自动化设备将细胞分散、过滤,制成薄层细胞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变化,以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细胞,如癌细胞、不典型增生细胞等。
(二)检查意义
虽然宫颈息肉大多是良性病变,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恶变。宫颈涂片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的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排除因宫颈恶性病变导致的出血,同时也能了解宫颈细胞的整体健康状况,为后续的治疗和随访提供参考。
三、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密切相关,进行HPV检测有助于评估宫颈息肉患者的患癌风险。
(一)检测方法
常见的HPV检测方法包括杂交捕获法、荧光定量PCR法等。医生同样会使用专门的采样刷在宫颈口和宫颈管内采集细胞样本,然后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实验室通过特定的技术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HPV病毒以及病毒的类型和含量。
(二)检测意义
HPV检测可以明确患者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尤其是感染了高危型HPV如16、18型,提示患者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需要进一步密切观察和检查,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的可能。即使宫颈息肉本身为良性,高危型HPV感染也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四、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是一种将充分暴露的阴道和宫颈光学放大,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以发现与癌变有关的异型上皮、异型血管,并对可疑部位行定位活检,以提高宫颈疾病确诊率的内窥镜技术。
(一)检查过程
患者在检查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躺在检查床上。医生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净宫颈分泌物,然后涂抹3% - 5%的醋酸溶液。醋酸可以使宫颈上皮细胞发生变性,病变部位的细胞更容易显现出来。等待1 - 3分钟后,医生将阴道镜镜头靠近宫颈,通过调节焦距和光源,仔细观察宫颈的形态、颜色、血管变化以及醋酸白试验后的反应。对于可疑病变部位,医生会用活检钳取少量组织送病理检查。
(二)检查意义
阴道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宫颈的细微病变,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早期病变,提高宫颈息肉恶变的诊断准确性。通过阴道镜指导下的活检,能够明确病变的性质,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五、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息肉性质的金标准,对于明确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检查方法
通常在阴道镜检查的指导下,医生会从宫颈息肉组织上取一小块或全部息肉组织,将其固定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然后送至病理科。病理科医生会对送检的组织进行一系列处理,包括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等,以确定息肉的组织学类型和病变性质。
(二)检查意义
病理检查可以准确判断宫颈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是否存在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如果病理结果显示为良性息肉,患者可以放心接受相应的治疗;如果发现恶性病变或癌前病变,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当出现宫颈息肉出血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完成上述各项检查,以便准确诊断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疾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