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经总不干净即月经淋漓不尽,是一种常见的月经异常表现,可能由多种妇科疾病引发。本文详细阐述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导致月经淋漓不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旨在提高女性对这一症状的重视,促使及时就医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一、引言
月经是女性生理周期中的重要环节,正常月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自限性。然而,部分女性会出现月经总不干净的情况,医学上称为月经淋漓不尽,表现为月经持续时间超过7天,甚至长达十余天或更久,且经量或多或少。这一症状不仅会给女性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生活上的不便,还可能是某些妇科疾病的信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可能引发月经淋漓不尽的妇科疾病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
发病机制:功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类。无排卵性功血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由于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尚未成熟或衰退,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导致子宫内膜仅受雌激素刺激而持续增生,当雌激素水平波动时,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月经淋漓不尽。排卵性功血多见于育龄期女性,黄体功能不足或黄体萎缩不全,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或脱落不全,导致经期延长。
临床表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无排卵性功血可能表现为月经稀发后出现大量出血或长时间少量出血;排卵性功血则多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可达9 - 10天,甚至更长。
诊断要点: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础体温测定、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等,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可诊断为功血。必要时可进行诊断性刮宫,了解子宫内膜病理变化。
(二)子宫肌瘤
发病机制: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黏膜下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突出,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且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肌壁间较大的子宫肌瘤也可因子宫收缩不良而引起月经淋漓不尽。
临床表现:除月经改变外,还可能出现腹部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如尿频、排尿困难、便秘等)。黏膜下子宫肌瘤还可能引起不孕或流产。
诊断要点: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增大,质地较硬,表面不规则或有结节状突起。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可明确肌瘤的大小、位置、数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必要时可进行宫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了解黏膜下肌瘤的具体情况。
(三)子宫内膜息肉
发病机制: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息肉表面的子宫内膜血管丰富,质地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导致月经淋漓不尽。此外,息肉还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修复和脱落,进一步加重月经异常。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超声检查或宫腔镜检查时发现。
诊断要点:超声检查可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内有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宫腔内息肉的大小、位置和形态,并可同时进行息肉摘除术。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当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在卵巢或盆腔腹膜等部位时,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异位内膜也会发生出血,但血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外,积聚在局部形成囊肿或粘连,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盆腔疼痛和月经异常,包括月经淋漓不尽。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还可伴有月经失调、不孕等。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腰骶部及盆腔中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肛门及大腿内侧。
诊断要点: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方可触及痛性结节,一侧或双侧附件区触及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超声检查、血清CA125测定等有助于诊断,腹腔镜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
(五)子宫内膜癌
发病机制: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多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长期雌激素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等因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癌组织侵犯子宫内膜血管,导致不规则阴道出血,表现为月经淋漓不尽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临床表现: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有脓血性排液,伴恶臭)、下腹疼痛等症状。
诊断要点:分段诊刮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常用方法,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六)盆腔炎
发病机制: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炎症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充血、水肿,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修复和脱落,导致月经淋漓不尽。同时,盆腔炎还可能引起盆腔粘连,影响子宫收缩,加重月经异常。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诊断要点: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或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血常规检查可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超声检查可发现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等异常表现。必要时可进行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盆腔内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三、结论
月经总不干净可能是多种妇科疾病的表现,女性一旦出现这一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同时,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妇科体检,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