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妇产专科医院 郑州市医保定点医院 0371-61006100
首页>孕期检查

前置胎盘孕妇的产前出血风险及管理

时间:2025-06-08 来源:郑州商都妇科医院

  摘要: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产前出血是其典型且常见的临床表现,对母婴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本文深入剖析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的风险因素,阐述其可能引发的母婴不良结局,并详细介绍系统的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对前置胎盘产前出血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保障母婴安全。

  一、引言

  前置胎盘指妊娠 28 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随着高龄产妇增多、辅助生殖技术广泛应用等因素,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产前出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其发生时间、出血量及频率具有不确定性,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因此,对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

  二、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的风险因素

  (一)胎盘类型

  完全性前置胎盘发生产前出血的时间早、出血量大且反复发作,因其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子宫下段伸展时胎盘与附着处极易错位分离。部分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风险相对较低,但仍有出血可能,且出血时间和量因个体差异而异。

  (二)既往病史

  多次妊娠、人工流产、刮宫、剖宫产等病史会增加子宫内膜损伤的风险,导致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萎缩等病变,使胎盘为获取足够营养而扩大附着面积或向子宫下段延伸,从而增加前置胎盘及产前出血的发生几率。

  (三)胎盘异常

  胎盘面积过大、副胎盘、膜状胎盘等胎盘异常情况,可能使胎盘附着位置异常,靠近或覆盖宫颈内口,增加产前出血的风险。

  (四)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

  受精卵到达子宫腔时,其滋养层发育迟缓,尚未发育到能着床的阶段而继续下移植入子宫下段,并在该处生长发育形成前置胎盘,进而引发产前出血。

  三、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对母婴的影响

  (一)对孕妇的影响

  贫血:反复产前出血会导致孕妇失血过多,引发不同程度的贫血。轻度贫血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重度贫血则会使孕妇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增加产后出血、休克等风险,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产褥感染:前置胎盘孕妇因胎盘剥离面接近宫颈外口,细菌易经阴道上行侵入胎盘剥离面。同时,反复出血使孕妇身体虚弱,抵抗力降低,增加了产褥感染的发生几率。产褥感染可引起发热、腹痛、恶露异常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对孕妇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心理负担:产前出血的不确定性会给孕妇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二)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窘迫:产前出血可导致孕妇贫血,进而影响胎儿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当出血量较大时,孕妇血压下降,胎盘灌注不足,胎儿容易发生缺氧,出现胎儿窘迫。胎儿窘迫可表现为胎心率异常、胎动减少或消失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胎儿死亡。

  早产:前置胎盘引起的阴道流血可能会诱发宫缩,导致早产。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其死亡率和患病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儿。

  低出生体重:由于前置胎盘影响胎盘功能,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胎儿生长受限,容易出现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儿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疾病,且远期发生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增加。

  四、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的管理策略

  (一)产前评估与监测

  详细病史询问:了解孕妇的既往妊娠史、分娩史、流产史、剖宫产史、妇科手术史等,评估前置胎盘发生的风险。

  超声检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明确胎盘位置、类型及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动态观察胎盘位置的变化。一般在妊娠 18 - 24 周进行首次超声筛查,之后根据情况每 2 - 4 周复查一次。

  症状监测:指导孕妇自我监测阴道流血情况,包括出血时间、量、颜色及有无血块等。若出现阴道流血,应及时就医。同时,密切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以及有无腹痛、宫缩等症状。

  胎儿监测:通过胎心监护、超声检查等方法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宫内安危状况,如胎动、胎心率、羊水情况等。

  (二)期待疗法管理

  对于妊娠小于 36 周、胎儿体重小于 2300g、阴道流血量不多、孕妇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可采取期待疗法,以延长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

  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孕妇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供,减少出血风险。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协助孕妇进行生活护理,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饮食护理:指导孕妇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纠正贫血,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要保证孕妇摄入足够的水分,预防便秘,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出血加重。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孕妇及其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向孕妇及其家属介绍前置胎盘的相关知识和期待疗法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药物治疗

  抑制宫缩药物:对于有宫缩的孕妇,可遵医嘱给予硫酸镁、利托君等药物抑制宫缩,延长孕周。在使用药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和药物不良反应,如硫酸镁可能导致呼吸抑制、膝反射减弱等,利托君可能引起心悸、胸闷等。

  纠正贫血药物:根据孕妇的贫血程度,给予口服铁剂或静脉输注铁剂、输血等治疗,以纠正贫血。

  预防感染药物:为预防感染,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

  (三)终止妊娠管理

  当孕妇出现反复大量出血、胎儿窘迫等情况时,应及时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时机选择:一般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决定终止妊娠的时机。对于妊娠 36 周以后的前置胎盘孕妇,可考虑终止妊娠;对于妊娠小于 36 周的孕妇,若出现反复大量出血、胎儿窘迫等情况,也应及时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方式选择:剖宫产是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完全性前置胎盘和部分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可以迅速结束分娩,减少出血,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边缘性前置胎盘、枕先露、阴道流血不多、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在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也可在严密监测下试行阴道分娩。

  术前准备

  评估孕妇和胎儿情况:全面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贫血程度、凝血功能等,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宫内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备血:由于前置胎盘出血风险高,术前应做好备血准备,以备术中出血时及时输血。

  心理护理:向孕妇及其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过程,缓解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取得他们的配合。

  术中及术后管理

  术中处理:术中若出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填塞纱布、子宫动脉结扎或栓塞等。若出血难以控制,必要时需切除子宫。

  术后监测:术后密切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脉搏、呼吸等,每 15 - 30 分钟测量一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

  预防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孕妇有无发热、腹痛、恶露异常等感染症状。

  母乳喂养指导:鼓励孕妇尽早进行母乳喂养,向其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方法,促进母婴情感交流和婴儿的生长发育。

  五、结论

  前置胎盘孕妇产前出血风险较高,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全面的产前评估与监测、合理的期待疗法管理和及时的终止妊娠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前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母婴结局。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前置胎盘孕妇的管理和护理,提高对产前出血的应对能力,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孕妇及其家属也应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共同应对前置胎盘带来的挑战。


提示:医疗健康信息具有强领域专业性,以上内容仅供阅读,具体疾病诊疗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