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它不仅会增加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难产等风险,还可能导致胎儿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后果。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科学护理与管理至关重要,以下将从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心理、药物及定期产检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饮食管理:精准调控,营养均衡
(一)控制总热量
依据孕妇的体重、孕周、活动量等因素,精确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一般来说,妊娠早期无需额外增加热量,妊娠中期和晚期每天需增加 200 - 300kcal。例如,一位孕前体重正常(BMI 18.5 - 23.9kg/m²)的孕妇,妊娠中期每日热量摄入可控制在 1800 - 2000kcal 左右。若孕妇体重增长过快或血糖控制不佳,需适当减少热量摄入。
(二)合理分配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 50% - 60%,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豆类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慢,能使血糖缓慢上升,避免血糖急剧波动。同时,要控制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一般每餐不超过 100g。
蛋白质:占总热量的 15% - 20%,优质蛋白质应占一半以上。可选择瘦肉(鸡肉、牛肉、鱼肉等)、蛋类、奶类、豆类及豆制品。如每天可摄入 1 - 2 个鸡蛋、300 - 500ml 牛奶、100 - 150g 瘦肉或鱼类。
脂肪:占总热量的 25% - 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如动物油、油炸食品、人造黄油等。每天食用坚果不超过 10g,食用油控制在 20 - 25g。
(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建议孕妇每天摄入膳食纤维 25 - 30g,可多吃蔬菜(芹菜、菠菜、西兰花等)、低糖水果(苹果、橙子、柚子等,注意控制量)、全谷类食物。
(四)少食多餐
将每日三餐分为 5 - 6 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致血糖急剧升高。可在三餐之间适当加餐,加餐食物选低糖水果、无糖酸奶、坚果等。如上午 10 点左右吃一个苹果,下午 3 点左右喝一杯无糖酸奶。
二、运动管理:适度运动,保障安全
(一)选择合适运动方式
适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运动有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散步是最安全方便的运动,饭后半小时进行,每次 30 分钟左右,速度以舒适为宜。孕妇瑜伽可放松身心、增强柔韧性,但要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避免高难度动作。游泳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选择水质清洁、安全的游泳池,并做好防护措施。
(二)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
每次运动 30 - 60 分钟,每周至少 3 - 5 次。运动强度根据孕妇身体状况调整,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可通过心率监测,运动时心率保持在(220 - 年龄)× 60% - 70%以内。如 30 岁孕妇,运动时心率控制在 114 - 133 次/分钟。
(三)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活动关节、拉伸肌肉,避免运动损伤。运动中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若出现腹痛、阴道流血、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运动时穿舒适运动鞋和宽松衣服,选择安全平坦场地。
三、血糖监测管理:密切跟踪,及时调整
(一)自我血糖监测
孕妇应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一般监测空腹血糖及三餐后 2 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在早晨起床后、未进食前测量;餐后 2 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 小时后测量。记录每次测量值,以便医生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二)定期到医院检测
除自我监测外,孕妇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测血糖,如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 2 - 3 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一般每 2 - 3 个月检测一次。
四、心理管理:情绪疏导,积极面对
(一)心理支持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给孕妇带来心理压力,担心影响胎儿。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关心支持,倾听担忧困惑,耐心解答问题,让孕妇感受到理解和关爱。
(二)心理调适
鼓励孕妇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正确认识疾病,了解通过合理饮食、运动和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可引导孕妇参加孕妇学校或糖尿病患者交流活动,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药物管理:合理用药,确保安全
(一)胰岛素治疗
若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不理想,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应严格按医嘱按时、按量注射胰岛素,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注射时注意选择和轮换注射部位,如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致皮下脂肪增生或硬结。
(二)口服降糖药
一般情况下,妊娠期不推荐口服降糖药,但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谨慎使用。若孕妇需服用,应严格按医嘱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如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六、定期产检管理:全面评估,保障健康
孕妇应按医生建议定期产检,除监测血糖外,还要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盘功能等。医生会根据产检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健康。产检项目包括超声检查、胎心监护、血压测量、尿常规检查等。超声检查可了解胎儿大小、羊水情况等;胎心监护能监测胎儿宫内安危;血压测量和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护理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孕妇、家人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通过科学饮食、适度运动、密切血糖监测、良好心理调适、合理药物使用和定期产检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保障母婴健康。